跳到主要內容

萬花筒 / 多元文化在台灣

中和華新街緬甸潑水節
中和華新街緬甸潑水節照片

 

潑水是泰緬地區的傳統新年習俗(4月12至16日為當地新年),藉以除去舊的一年的災厄,並為來年祈福,也被稱為「潑水節」。

新北市有8萬多位緬僑,中和市是全國緬僑聚居最多的地方,光是華新街就有48家緬甸特色小吃店。

每年新北市政府皆與緬僑協會共同於中和華新街舉辦潑水節,希望這個具有南洋風味的傳統節日,能推廣出去讓更多國人認識。

每年華新街潑水節活動熱鬧非凡,水花飛舞四射,街道兩旁民眾則是歡呼連連。除了潑水祈福,活動也穿插緬甸皇家舞蹈、勁歌熱舞等表演,讓現場數千位民眾度過快樂的星期天。

 
國際文教月
國際文教月照片

 

為了展現新北市多元文化繽紛豐富,新北市政府舉辦國際文教月,包含多元文化美食節、戲劇列車與各類表演節目與親子活動,讓整個新北市都活絡起來。

 
新住民幸福季刊(七語)
新住民幸福季刊(七語)

 

為服務新北市府來自各個不同國家的新住民,新北市府出版「新住民幸福季刊」,並提供七種語言版本下載,另外新北市府也出版「新住民基本學習教材」,幫助新住民跨越文化適應的種種考驗。

 
母國文化簡介
母國文化簡介照片

早期安康市場經營型態和其他傳統市場類似,以販賣魚、肉、蔬菜、水果 等生鮮貨物為主,並有販賣乾貨的雜貨店,另外陸續有理髮店、五金、算命、童裝、精品店等進駐。大約距今十年前,開始有販賣東南亞日用品的雜貨店出現,近 3-4 年市場裡則開始出現專賣越南金飾、唱片、紋眉的店舖。在台北市市場管理處的定位中,安康市場為公有傳統零售市場,主要營業屬性為早市,中午過後,販賣生鮮貨物店家陸續休息,僅有部分如理髮店、童裝、 算命等商家繼續營業。然而,這時候生意漸漸熱絡起來的店家,卻是販賣越南商品的幾家攤商,他們的顧客大都是下午兩點以後陸續進入市場光顧。本地攤商顧客向來稀少,相形之下越南攤商卻生意興隆。尤其是假日時分,本地攤商和越南攤商的生意差異更為顯著,原本人氣稀少、地處偏遠的安康市場,突然湧進了大批顧客,整個下午絡繹不絕,可以有百數十人至數百人之多。為此,某些本地攤商也雨露均沾了一些生意,因此對於市場內的越南攤商並不排斥,甚至非常歡迎。例如,市場中有個算命卜卦的攤位,最近才特意掛上了越南文招牌,透過翻譯,吸引了一些越南族裔的顧客。 參考資料: 王志弘、沈孟穎,2006.10,〈族裔認同的時空鑲嵌:台北市安康市場–「越南街」研究〉,「第三屆跨界流離國際研討會:治理‧生存‧運動」,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節慶萬花筒
節慶萬花筒照片

星期天的中山北路3段與平常彷彿兩個世界,在聖多福教堂周邊,平日在此上班的臺北人遠離了,一群群來自臺灣各地的菲律賓朋友蜂擁而至,他們的笑聲迴盪在整條街上,使得這裡儼然成為菲律賓移工的歡樂

 

週日拜拜──中山北路>>

 

星期天一大早,在中山北路3段TIWA(臺灣國際勞工協會)的辦公室外,一群剛在聖多福教堂做完七點半菲律賓語禮拜的姑娘來敲門了,這個地方是他們的假日之家,不論想休息閒聊、諮詢求援,還是籌備活動、共同狂歡,都可在此進行。他們和總幹事吳靜如及秘書長顧玉玲嘰哩呱拉地討論完下週要辦的活動之後,就在小小的客廳裡綵排,錄音機放出菲律賓音樂,幾個人熱力十足地擺動、甩髮,跳起動感十足的舞來;他們與生俱來擁有豐富敏感的肢體語言,散發出無比的熱情與浪漫。 陸陸續續許多人進進出出,有人為了勞雇問題而來,更多只是來和他們眼中的臺灣阿姊打個招呼就要去逛街的。年輕活潑的葛蕾絲要和我走一圈他們的假日生活圈。

 

我們先去附近的聖多福教堂,那是他們告訴雇主星期天要去「中山拜拜」的地方,菲籍移工的假日生活圈就是由教堂往外延伸,一路延展到晴光市場,往西則延伸至農安街、德惠街、雙城街一帶。 雖然不是做禮拜的時段,教堂裡仍有許多菲律賓人低眉禱告,一片安靜肅穆。過去聖多福教堂為了因應越戰期間駐臺的美國大兵而提供英語彌撒時段,此一慣例一直延續下來,1990年代外勞引進之後,正好提供信仰天主教的菲律賓人週日禮拜,進而形成「菲律賓區」。其實,此區自開發以來,便與異國情調結下不解之緣。早在日治時代這裡是日本人流連忘返的幾條通,1960年代則為美國大兵消磨夜生活的酒吧區。今天,菲律賓移工的聚集亦讓中山北路的假日路邊攤改頭換面,成排的衣服、皮包、手錶、鞋子、手機、電話卡,在在針對他們的需求,甚至出現了菲律賓百貨商店,Bing Go、EEC、KFC口碑都不錯,服務項目包羅萬象,舉凡雜貨、匯兌、國際貨運、銀行開戶、保險、社會安全卡,甚至樂透都有,部分雜貨店樓上還附設了自助餐及卡拉OK,其中EEC還請了菲國流行歌手來臺為這些移工們辦演唱會。 這股商機無限擴大,原本以舶來品及訂製服為主的金萬萬商場,目前2樓9成攤位都在賣菲律賓商品,包括手機、菲律賓簡餐、美容院、租書租片店、電話卡小攤等等,甚至連菲律賓著名的時尚品牌Natasha都進駐於此,每個禮拜天都擠得水洩不通。 我們繞到教堂後面的巷子,來到雙城街,葛蕾絲帶我鑽進巷口一個樓梯,來到地下室,那是一處昏暗的小自助餐,供應菲律賓食物,由於已經接近中午了,已有不少人在吃飯,老闆說他只做週日一天生意,只要客人消費就可以免費唱卡拉OK、跳舞。 繼續往前逛去,有家臺灣人開的Kiss me bar很有趣,老闆在擁擠不堪的廚房邊,擺了幾台電腦,號稱菲律賓網咖。

 

這樣邊走邊逛,經過五、六家類似的小餐館之後,來到擠滿菲律賓人的「女王漢堡」,葛蕾絲說這家炸雞比肯德雞炸雞還好吃,「妳看!每個人都一大盤。」既然這麼推薦,就點個雞腿飯來試試,一口咬下的確鮮嫩,還帶有肉汁,皮卻脆得嗤嗤響,沾點桌上的印尼辣椒醬,的確挺可口。問老闆娘是否為這群外國人調整口味,她驕傲地說:「我怎麼做,他們就怎麼吃。」 沿著中山北路3段走回TIWA,一路都是菲籍小販的叫賣聲,葛蕾絲指著許多店家都有賣的菲律賓香蕉說好吃,「妳買嗎?」我問。「好貴喔!那樣的價格在我們家鄉可以買到一大串。」不過她捏了捏香蕉,笑得兩眼彎彎的,好像已經望梅止渴般,好滿足的樣子。 資料來源: 林瑞珠、王能佑,《臺北他鄉做故鄉 菲律賓區與印尼街裡解鄉愁》,台北畫刊472期,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跳至網頁頂部